一是落实好降准政策,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今年以来,通过降准为辖内法人银行机构释放流动性210亿元,预计每年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约2.6亿元,通过银行机构传导促进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今年以来,为辖内银行机构累计办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共617亿元,推动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3.9亿元。
三是发挥LPR指导作用,引导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今年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了10个基点和5个基点,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同向降低贷款利率。3月份,辖内商业银行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7%,同比下降27个基点。
四是指导用足展期续贷政策,缓解市场主体还款压力。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指导银行机构给予延期还款、展期续贷、降息降费等纾困支持。今年以来,辖内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本金370亿元,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还款压力。
一是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扩大支持政策覆盖面。多策并举,推动首批1.8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成功落地广东,支持83家辖内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7.5亿元。推动江门出台普惠小微贴息政策,打造“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的联动支持模式,强化普惠小微支持政策效能。
二是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推动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截至4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在粤分支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356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0%,惠及企业160余家,加权平均利率3.86%,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万吨;7家全国性银行在粤分支机构通过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发放贷款10亿元。
三是积极争取创新政策工具,支持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积极争取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1000亿元支持交通运输和物流仓储业融资再贷款向广东倾斜,争取参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促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痛点难点。指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加强与科技、工信等部门联动,梳理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通过“粤信融”平台推送,开展银企对接,加快推进创新政策工具落地见效。
2022年1季度,广东房地产贷款出现边际改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579亿元,摆脱了上年3季度以来的平缓状态,重新进入了增长通道;3月,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44亿元,环比多增159亿元。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平稳投放,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
一是“因城施策”切实落实好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引导房地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对“人口净流入”城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保持地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基本稳定。对“非人口净流入”城市,合理确定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今年3月以来,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房贷利率。目前,广东“非人口净流入”城市房贷利率仍然较高,4月,粤北五市(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云浮)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均已下调,最高降了40个基点,接下来,要继续引导银行切实降低需求端购房成本。
二是“稳字当头”把“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继续指导辖内银行保持房地产信贷投放平稳有序,防止大起大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办理周期在合理水平。
积极推动“保交楼”政策落实。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企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支持房企债券融资。
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银行用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过渡期安排,合理把握过渡期集中度压降节奏,支持银行为保持集中度基本稳定,对过渡期进行合理调整。
指导银行机构配合地方政府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在确保预售监管账户资金优先支付工程款的前提下,兼顾房企和银行支取划拨账户资金的需求,提高预售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积极尝试创新金融渠道,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积极配合国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长租房市场,满足新市民、新青年的阶段性住房需求,促进保障性住房大市场形成。
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各项政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做到“全金融主体参与、全流程参与、全金融产品参与、被支持主体全覆盖”,将银行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目前,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占比虽然不高,但不纳入集中度管理可让银行在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方面获得更多的空间,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
积极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激活资本市场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展的内生动能,加大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广东建行正在积极推动有关项目,金融创新将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供给。
接下来,我行将继续加快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支持困难行业纾困,加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增长动能,为稳住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稳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问题
请问目前建行广东省分行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融资新模式上有何探索?未来如何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及推广复制经验?
一是成功获得广州市开发区某区属国企(广州开发区人才教育工作集团有限公司)的认可,共同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试点探索,双方于2021年11月联合建信基金、建信资本签署了《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合作协议》,随后迅速组建发行团队,推进资产筛选、尽调、评估等一系列发行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基础资产初步评估、备考报表制定等发行申报材料整理工作,并于近期报送广州市发改委初审。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两级发改委及省、市、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尽快完成发行终稿并提交国家发改委,力争成为首批银行系基金主导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
二是强化联动,与某大型房地产央企(保利集团)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业务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共同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孵化基金,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载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集聚规模优势,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孵化培育、建设运营到公募REITs发行的全生命周期业务模式,激活资本市场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展的内生动能,加大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26日,银企双方在北京签署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在珠海横琴办理基金注册相关手续,并已筛选首批拟投资租赁项目。
同时,我们也把推行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业务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在为各级人才集团、租赁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适合资产,积极传导相关政策,引导客户尝试更多的资产盘活方式,为做大租赁规模提供助力。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推出,不仅是落实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等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有助于拓宽住房租赁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存量资产和增量投资的良性循环。建行广东省分行将进一步发挥在住房租赁领域积累的金融服务经验与优势,力争实现辖区内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落地,并带动更多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让这个长周期行业的投资资金有一个更快速的退出渠道,从而带动更多保障性租赁项目的落地,让百姓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 |
|
广州市商业保理行业协会
联系电话:020-38938431 38820855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z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明珠一街1号南沙金控大厦1902室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
联系电话:0755-86656051 86656052 86656053 86526190
监督电话:0755-86656058
传真:0755-86656050
邮箱:szfa@szsyblxh.org.cn
办公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梦海大道5035号华润前海大厦A座1812号
【联系我们】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20-38938239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d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
商业保理资讯
供应链金融五十人论坛
商业保理五十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