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目前广东数字金融发展成效如何? 有什么亮点?
倪全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对数字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猛,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为6.41万亿元,增长8.6%,总体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
广东省同样重视数字金融的发展,积极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设金融科技高地。取得主要成效有:一是落地了一批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试点。比如,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深圳、广州试点基础上,推广到广东全省范围,还有广州市获得证监会批准开展资本市场领域金融科技试点,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获批开展区块链应用创新试点等。我局还会同中央驻粤金融管理部门推进移动支付“示范镇”试点。二是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省级层面整合政府数据搭建“中小融”平台提供高度信息化的融资对接服务,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农合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微众银行已经成为互联网银行标杆,平安集团“一账通”成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已经在金融风险防控和金融服务中广泛应用。三是建设一批数字金融研发和应用推广的平台载体。像落地了人民银行数字金融研究院、中大湾谷风险管理技术实验室、深圳创新金融研究院,在广州建设了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在佛山千灯湖建设数字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地等。
主持人
贵局在助推广东数字金融发展方面,已出台什么政策? 未来规划如何? 是否将有新政策出台?
倪全宏
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金融专章和“十四五”金融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中均对金融科技发展做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将金融科技创新作为建设金融强省三大驱动力之一,增强金融科技等领域“软实力”。具体目标是:在数字人民币应用领域先行示范,营造全球一流的金融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若干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专业园区,引进10家以上国家级金融科技研发机构,培育10家以上国际知名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和5家以上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形成一批安全效率并重、国际国内通行的金融科技创新标准,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金融科技专利排行榜TOP100”机构数量达到15家,建成国际化金融科技产品开发、企业培育、推广应用高地。
近两年来,我省每年制定的年度金融重点工作清单中均对数字金融发展作出了部署,例如,《2023年广东省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高标准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广东数字金融产业园,以及部署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等领域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广东也充分利用广州金交会、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等金融交流平台开展业界交流,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发展。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市也制订各自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积极推动聚集区建设和引进金融科技机构。
主持人
当前,广东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机遇和新风口,该如何把握?同时,又面临哪些挑战及痛点?如何应对和解决?
倪全宏
综合来看,广东金融数字化转型有以下五方面的机遇:一是传统产业也在开展信息化转型,特别是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实现互通互联后可以给金融活动创造很多“新场景”。二是数字科技发展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识别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金融交易的去中心化,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三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像广州期货交易所是一个创新型期货交易平台,给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空间动力。四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前海、南沙金融开放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数字金融平台进行更便捷的跨境支付和结算,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粤港澳三地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横琴拟推出的跨境资金监管“电子围网”也是金融数字化领域的重要试点。五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数字金融提出了更多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面临的挑战和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管方面的挑战。要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平衡创新和风险防范。二是金融科技人才方面的问题。如何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金融人才,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数字金融人才等,都是挑战。三是金融科技技术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隐私保护计算等手段来赋能地方金融机构,增强业务能力并降低成本。
主持人
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金融力量功不可没,请问金融在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亮点或创新举措?
倪全宏
金融在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除了上面所说政策措施之外,很多单位在积极行动。如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广州市金融人才协会联合举办“珠江金融沙龙”,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银行转型升级”;“点数成金”数字金融创新案例示范活动等。数字金融、金融科技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有力支持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此外,各类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体现在不断提升科技投入营收占比、持续加大科技员工占比、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
主持人
在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中,金融如何更有作为?下一步将有什么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倪全宏
金融助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至少在四个方面大有可为:一是从普惠功能向宏观功能发展。当前数字金融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普惠领域,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很长时间。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上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凸显,从而向宏观功能发展。二是从国内向国际发展。当前创新主要集中于境内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跨境流动将越发活跃,这一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创新机会。三是从2C向2B转变。以往数字金融的热点领域是2C业务,在现行的业务框架上,即便是支持中小微企业,仍然是以基于2C的大数据分析为主。在未来,产业链、供应链、物联网将对实体经济带来更加直接、规模更大的支持,赋能企业业务的持续扩张。四是推动产业化聚集化发展。重点建设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吸引金融科技研发机构、大型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子公司等聚集,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化发展高地。
接下来,重在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推动金融科技健全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金融与科技更深度融合、更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出台新政策数字推动金融机构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
|
广州市商业保理行业协会
联系电话:020-38938431 38820855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z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明珠一街1号南沙金控大厦1902室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
联系电话:0755-86656051 86656052 86656053 86526190
监督电话:0755-86656058
传真:0755-86656050
邮箱:szfa@szsyblxh.org.cn
办公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梦海大道5035号华润前海大厦A座1812号
【联系我们】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20-38938239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d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
商业保理资讯
供应链金融五十人论坛
商业保理五十人论坛